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3.但以理书以从海中上来的四个“兽”来描述地上的这四个教会;对此,经上记着:
头一个像狮子,有鹰的翅膀;我正观看,直到兽的翅膀被拔去,它从地上被扶起来,用两脚站立,像人一样,还给了它人的心。后来,看哪,另有一兽如熊,就是第二兽,它半身侧立;口齿间有三根肋骨;有吩咐这兽的话如此说,起来吞吃多肉。这些事以后,我观看,就看见另有一只兽像豹,背上有四个翅膀,像鸟的翅膀;这兽有四个头,还给了它权柄。此后,我在夜间的异象中观看,看哪,第四兽可怕可惧,极其强壮,有大铁牙,吞吃嚼碎,剩下的用脚践踏。这兽与它前面所有的兽不同,它有十只角。我正在观看,直到宝座设立,上头坐着亘古常在者;要行审判,案卷都展开了。看哪,有一位像人子的,驾着天云而来。祂得了权柄、荣耀、国度;所有人民、民族和语言都敬拜祂;祂的权柄是永远的,不能废去,祂的国必不灭亡。(但以理书7:3-7, 9-10, 13-14等)
这些兽以同样的方式表示并描述了那四个教会,这一点从那里的所有细节(下文会按顺序展开这些细节)明显看出来,尤其从那里的最后一句话看得更明显,即:在那四个兽之后,人子将到来,祂要得不能废去、必不灭亡的权柄和国度;“变成一个大磐石,充满全地的石头”也表示祂,这可从前文看出来(2e节)。
圣言同样以“兽”(注:beast,经上或译为牲畜),以及“金属”来描述教会的状态,这一点从无数经文明显看出来,我在此只引用其中一些经文,如下,诗篇:
你使有益的雨降下;你坚固你疲乏的产业;走兽1(即你的会众)住在其中。(诗篇68:9-10)
又:
森林里的一切野兽都是我的,千山上的牲畜是我的;山中的飞鸟,我都知道;野地的走兽也都属我。(诗篇50:10-11)
以西结书:
亚述曾是黎巴嫩的一棵香柏树,极其高大;空中所有的飞鸟都在他的枝干上搭窝,田野所有的走兽都在他的枝条下生产,所有大民族都居住在他的荫下。(以西结书31:3, 5-6, 13; 但以理书4:7-13)
何西阿书:
当那日,我必为他们与田野的走兽和空中的飞鸟立约,我要永远聘娶你。(何西阿书2:18-19)
约珥书:
要欢喜快乐;田野的走兽啊,不要惧怕,因为沙漠的居所必满了青草。(约珥书2:21-22)
以西结书:
人子啊,你要对各种羽族的鸟和田野的各走兽说,你们聚集来赴我摆在以色列群山上的祭筵;我要在列族中赐予我的荣耀。(以西结书39:17, 20-21)
诗篇:
仇敌辱骂耶和华;不要将你斑鸠的灵魂交给野兽。(诗篇74:18-19)
以赛亚书:
耶和华招聚以色列被赶散的;我田野的一切走兽啊,你们都来。(以赛亚书56:8-9)
马可福音:
灵就催促耶稣,使祂出来旷野去;祂与野兽同在一处,且有天使来伺候祂。(马可福音1:12-13)
祂不是与野兽,而是与魔鬼同在一处,与魔鬼争战并征服他们;更不用提其它上千处经文了,《揭秘启示录》引用了一部分(567节)。此外,众所周知,在圣言中,主自己被称为“羔羊”,也被称为“狮子”;同样,圣灵以一只“鸽子”来代表;表示字义上的圣言的基路伯看上去就像以西结书和启示录中的“四个兽”;承认主是他的神和牧人的教会之人被称为“绵羊”;而另一方面,不承认祂的人被称为“山羊”和“龙”;后者的会众以在但以理书的那种方式被描述为:
从海中上来的兽像豹,脚像熊的脚,口像狮子的口。(启示录13:1-2)
这些对比来源于灵界,在那里,天使和灵人的一切情感和由此而来的思维在远离他们的地方都表现为走兽,这些走兽也以一种在各个方面类似于自然界走兽形式的形式出现;对良善之爱的情感表现为温驯的走兽和良善的功用,而对邪恶之爱的情感则表现为凶猛的走兽和邪恶的功用。正因如此,圣言经常提到“走兽”,它们在灵义上表示情感、倾向、感知和思维。从这些考虑明显可知以下经文中的“受造物”(注:creatures)表示什么:
耶稣吩咐门徒往全世界去,向一切受造物传福音。 (马可福音16:15)
哥林多后书:
若有人在基督里,他就是新受造物;旧事已过,一切都变新了。(哥林多后书5:17)
启示录:
这些话是那为阿们的,为诚信真实见证的,神的受造物之始说的。 (启示录3:14)
此处“受造物”表示那些能被新造,也就是能重生,从而成为主的教会之人。
注:1.在这段经文中,“走兽”是希伯来语的字面意思,也就是希伯来语;但在此处被用来比喻“你的会众”。
177.(6)败坏整个基督教会的信就是由尼西亚公会和《亚他尼修信经》所定义的三一产生的。无论尼西亚的三一,还是亚他那修的三一,都是三神的三一。这一点从前面(172节)所引用的信经可以看出来。这就是当今教会之信的源头,即信父神、圣子神和圣灵神。信父神会分配圣子、救主的功义,将它归于人;信圣子神调解和代求;信圣灵会通过将圣子的公义归给人而实现这种分配,并以使他称义、成圣和重生而盖印确认它。这就是当今的信,由此足以明显看出,如今所承认和敬拜的是三神的三位一体。
无论哪个教会,它的一切敬拜和一切信条都是从信流出的。因此,可以说,教会的信如何,它的教义就如何。由此可知,当今教会的信是信三神,故已败坏了教会中的一切事物。因为信是第一原则,教义则是衍生物,并且衍生物从第一原则得其本质。人若逐一检查这些教义,如关于神、基督位格、仁爱、悔改、重生、自由意志、拣选、洗礼和圣餐这两项圣礼的作用等的教义,就会清楚看出,每个教义都包含三神的三一观。纵然表面上不明显,但它仍是源头,这些教义由此涌出。这样的测试虽无法在此进行,却有助于打开人们的眼睛,故我要给此书加一个附录,在附录中证明这一切。
教会关于神的信仰如同灵魂之于身体,而它的教义则如同身体的各个部位。再者,对神的信就象一个女王,它的教义则如同女王的朝臣。正如这些朝臣对女王惟命是从,教义同样完全取决于信仰告白。至少从这信就能看出一个教会是如何理解圣言的。因为信仰会将它所吸收的一切仿佛用绳索那样捆住并拖向自己。若信仰是错的,它会奸淫其中的一切真理,滥用并歪曲它,以致人们在属灵事物上变得疯狂、神志不清。相反,若信仰是纯正的,那么整部圣言都会支持它,圣言的神,也就是主神救主,会将光芒倾泻在它上面,并向它呼出其神圣的同意,使人变得智慧。
在附录中还会看到,当今之信(就其内在形式而言,它信三神,就其外在形式而言,它信一神)已熄灭了圣言之光,将主赶出教会,从而将教会的早晨变成了夜晚。这就是尼西亚公会前、以及后来尼西亚公会前后的异端邪说所做的事。但是,对于一个如主在约翰福音(10:1,9)所说的,不从门进入羊圈,而是从别处爬进去的公会,有何信赖可言呢?他们的讨论,就跟瞎子在白天行走,或能看见的人在黑夜里行走差不多。他们都看不到面前的壕沟,直到一头栽进去。例如,对于一个设立教皇职位、给死人封圣、把他们当成神来祈求,拜他们的像、发放赎罪券、分别圣餐等等的公会,有何信赖可言?对于一个确立惨无人道的预定论邪说,并把它当成宗教保护神,堂而皇之地挂在教堂前的公会,有何信赖可言?但是,我的朋友,请靠近圣言的神,从而靠近圣言自身,由此从门进入羊圈,即教会,你会得到启示。然后,你将如同站在山巅那样,不但亲眼看见绝大多数人在下面幽暗森林中的行踪,还能看到自己以前的行踪。
15.⑻对承认数位神,而非一位神的人而言,教会根本无法被凝聚起来。凡承认信一位神,并发自内心敬拜祂的人都处于地上圣徒和天堂天使的团契中。这些人被称为“团契”,也的确是团契,因为这些人在一位神里面,这一位神也在他们里面。此外,他们还与整个天使天堂结合,我敢说,是与其全部和每一个居民结合。因为他们全都如同一位父亲的孩子和后裔。他们的性情、举止、特征都相似,他们凭此识别彼此。天使天堂按照对良善之爱的多样性而和谐排列为各个社群,这些多样性以一个普遍之爱为中心,就是对神的爱。凡承认相信并发自内心敬拜一位神,就是宇宙的创造者,救世主和再造者之人,都是从这爱而生的。
但对于那些靠近并敬拜数位神、而非一位神的人,以及那些嘴上说一位、心里想三位的人,如当今教会中那些将神分割为三个位格、并声称每一位自身都是神,将有别于其它位格的特定品质或属性归给各个位格的人来说,情况则截然不同。由此不仅造成神一体性的解体,还导致神学本身的解体,同样造成专注于此的人类心智的解体。除了纠缠于有关教会事物的支离破碎的想法外,还能有什么结果?本书附录将证明,这就是当今教会的状态。事实是,将神或神性本质分裂为三个位格,其中每个位格都单独或本身是神,就等于否认神。这就象是有人进了神殿去敬拜,却发现祭坛的牌位上画有一位如古时的神,一位如大祭司的神,和如飞行风神的第三位神,并且底下注明说:“这三个是一位神”。或象他看到的是由三个头一个身子,或三个身子顶着一个头的人所代表的一体和三位一体。这种观念是骇人的,若有人抱着这种想法进入天堂,他必会一头栽下来,即便他声称这个头或三个头是指本质,这个身子或三个身子是指不同的属性。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